前不久,“江苏一司机走贵州高速被吓出恐高症”的新闻冲上热搜。59岁的货车司机毛某,从广东出发拉铝材至重庆,途经贵州蓉遵高速时,他看见前方弯曲的高架桥与地面的高落差,顿感身体不适,头晕眼花,手脚发软,再也不敢往前开了,只好靠边停车报警求助,“桥梁太高了,我恐高,不敢开”。
看到这个新闻,网友们纷纷表示感同身受,说了自己的各种恐高经历:
“我每次不得不乘坐飞机出行时,当飞机飞出跑道那一刻,心就一直悬着,同时还要安慰同样恐高的同伴,直到安全着陆为止。”
“那年到香港海洋公园体验‘极速之旅’,才发觉自己有恐高症。跳楼机缓慢上升,心跳加速,呼吸急促,手脚冰凉。等到达顶点后急速下降时,我感觉心脏已跑到喉咙口,呼吸暂停,手脚发麻,悬空下坠。直觉告诉我,我命不久矣。好在体验时间短暂,一会儿就返回了人间,从此心里有了磨灭不了的恐惧。”
……
人为什么会恐高?恐高是病吗?恐高有没有办法可以克服?今天橙柿互动邀请浙大二院精神科主任林铮、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张海生副主任医师来说说。
货车司机突发“恐高”
或许是急性惊恐发作
货车司机说自己无法继续开车是因为“恐高”,但浙大二院精神科主任林铮分析认为,根据新闻来看,司机毛某的情况不能单纯归为恐高症发作。
如果是严重的恐高症,是有预见性的,会有意识地事先避免开车去“高处”。即使真的恐高,也不至于在高速上开车时,突然出现这种无法开车的状态。
“毛某当时内心的恐惧程度远远超过了现实的危险,其实他人在密闭的车厢,会减少恐高对心理的影响,不至于那么恐慌。但是,他自己无法克服,把过度的恐惧释放出来,带来严重的植物神经紊乱,出现了手脚发软、无法动弹的情况,甚至有濒死感。所以我判断,毛某很大程度上是急性惊恐发作,是急性焦虑发作的一种表现。”林铮主任说,“急性惊恐发作可以不需要明显的原因或特殊情境刺激,也有人会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发作,比如司机毛某可能就是受到恐高场景的刺激。”
林主任说,急性惊恐在急诊中会遇到多一些。“这些患者发作时,心脏狂跳、呼吸紧促,症状看起来很重,但各项检查的指标往往又正常,在排除心脏病和其它危及生命的疾病情况下,需要到精神科或心理科就诊,通过药物治疗和行为治疗是可以治愈的。”
胆小就会恐高吗?
恐高和恐高症,是不是一回事?
那么,人为什么会恐高?胆小就会恐高吗?恐高和恐高症是不是一回事?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张海生副主任医师说,恐高,更多地来自人类与生俱来的自我防御机制,是一种本能。当人处在一定高度时,面临可能对自己造成危险的事物,会有种本能的害怕,想要主动规避危险保护自己,从而停下脚步或后退,属于一种保护性反射。
这里,我们可以来看一个著名的“视崖”(视觉悬崖)实验。实验由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心理学家沃克和吉布森设计,目的是研究婴儿的深度知觉发展水平。实验装置是一张高1.2米供婴儿爬行的桌子,顶部有块透明的厚玻璃。桌子的一半用红白相间格子布覆盖(浅滩),而另一半用同样图案的格子布铺在桌下的地板上,造成视觉上的悬崖(深渊)。
研究人员把6-14个月大的婴儿放在“视崖”上,观察他们是否能知觉这种悬崖并进行躲避?实验证明,即使玻璃的另一边有自己的母亲在召唤,出生6个月左右的婴儿也会拒绝爬向“悬崖”。也就是说,6个月左右的婴儿就具有深度视觉,人们对高度的恐惧很可能是与生俱来的。
制图 连城
而胆小,和人的性格有很大关系,主要表现在社交障碍,做事情容易畏缩;脸皮薄,不敢大声说话;遇到不熟悉的人容易羞怯等等。所以,胆小和恐高并没有绝对联系。
至于恐高症,张海生医生说是一种特殊的恐惧症,常以过分地、不合理地惧怕高度或高处环境为主要表现。恐高症人群恐高往往不是因为高度问题,而是心理问题。有流调显示,大约2%-5%的人患有恐高症,女性是男性的两倍。
如果影响了正常生活,
经常自责且痛苦
这可能不仅仅是害怕“高”,
还是种疾病
“走玻璃栈道心惊胆战”“不敢坐摩天轮”,很多网友留言说的这种情况到底是“恐高”还是“恐高症”?
张海生医生说,界定恐高症,主要有三个标准。
第一,身体症状。在高处或幻想自己处在高处时,恐高症患者就会出现心跳加快、头晕恶心、手心出汗、双腿发软,甚至感觉失去平衡感等症状。
第二,主动回避行为。对客观事物或环境,产生与实际危险不相符的恐惧和紧张,并刻意回避。比如高层住宅的阳台,其实非常安全,恐高症患者往往不敢靠近。再比如高空玻璃栈道,50%-80%的人站在上面确实会有恐高反应,但大脑会告诉他们这是安全的,就能克服恐慌情绪。而恐高症人群,除了回避,甚至会出现“担心控制不住自己会跳下去的冲动”的强迫意向。
第三,社会功能受损,影响正常生活。他们会对高处的日常生活场景忧心忡忡,还经常自责胆小,并且感到痛苦。
“当然,最终会根据临床症状来综合判断一个人是否真的有恐高症。”张海生医生说。
因为怕高不敢过钱塘江
萧山男子无奈放弃工作
整整9年没到过杭州主城区
对于恐高症,林铮主任也特别强调了这点——明知恐惧情绪不合理、不必要,但也无法控制,以致严重影响到正常生活。
“恐高因恐惧程度不同,可以看作是一个由低到高的频谱。轻微的恐高每个人都会有,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害怕。恐高时,如果自己能把问题想明白,告诉自己其实不危险、很安全,能把注意力转移掉就是正常的。”
“而恐高症是一种病态,患者会把恐高的感觉无限放大,甚至被恐惧淹没,严重的会自我束缚,不敢坐观光电梯,不敢开车上桥、不敢到高层商场购物,不敢和朋友去爬山等等。即便只是想一下登高的场景,或是听到与‘高’有关的词语,也害怕不已,这种病态的就需要治疗。”
林铮主任曾经诊治过一位因为怕高而不敢开车过钱塘江的男病人。
病人姓吴,住在萧山,工作单位在杭州。近20年前,因为没有过江隧道,萧山到杭州主城区的唯一路径就是过桥。
有一天,吴先生开车过江,看到桥与江面的落差,忽然认为桥面会塌陷,自己会掉下去,产生手脚发软、胸闷心慌等不适,到了办公室依然惊魂不定。每开一次,情况严重一次,再后来,恐惧感越来越严重,无奈之下,只能辞去工作。
当时,杭州的三甲医院主要分布在杭州主城区,要他自己开车过江来看病是绝对不可能的事,也不敢坐别人的车,只能在当地医院寻求治疗。然而几年下来,情况并没有好转。
直到2013年,随着浙大二院滨江院区落成,整整9年不敢过江的吴先生赶紧上医院挂了精神科林铮主任的专家号,想请他给自己看看。经过一系列检查,林铮主任诊断吴先生是恐高症。药物治疗和行为治疗双管齐下,吴先生的病情逐渐好转,不再对开车过江等高处场景产生恐慌。
恐高症和哪些因素有关?
张海生医生指出,恐惧症患者都有明确的恐惧对象,恐高症就是会对和“高”有关的东西产生持续、过度的恐惧心理。除了本能反应,和遗传因素、天生的焦虑体质、个性基础、心理因素,以及成长经历中的一些事件有关。
“人脑的‘杏仁核’是产生情绪、识别情绪和调节情绪的脑组织。对恐高症患者来说,就是‘恐惧中心’。恐高症患者可能在幼年时看到有人从高处坠下,或者自己爬高时摔下,这些场景造成了大脑对‘高’有不愉快的体验或可怕的记忆,形成了一种心理暗示。所以,当患者接触高的物体和场景时,会立刻做出情感反应,这不需要经过大脑皮层的思考,而是大脑神经直接形成了条件反射,激发出焦虑反应。”
此外,根据中国知网收录的美国科学家的研究,认为恐高与过高估计垂直方向的距离有关。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研究组认为,恐高的人对于垂直方向的距离明显估计过高,与实际距离有偏差,而且距离判断的偏差越大,恐高感就越强烈。站在30米高的楼顶,恐高的人第一反应就是判断所在位置远比30米高,进而对这一情形产生正常的害怕感。
恐高可以克服吗?
可以!不要回避,逐步适应
恐高有没有办法克服?恐高症要不要治?这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张海生医生给出“不回避,慢慢暴露适应”的方法。
“临床门诊中,因恐高就诊的人并不多,因为避开恐惧对象,对生活的影响也比较小。如果要克服,就不要去回避恐惧对象,慢慢适应。”
“但恐高症不同,是病态,需要治疗。”张海生医生说,“治疗恐惧症,临床上用得比较多的是‘系统脱敏疗法’。”
张海生医生解释,对恐高症患者来说,系统脱敏疗法,主要是诱导患者缓慢地暴露出恐高症的焦虑、恐惧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焦虑或恐惧的目的。这个方法是分阶段的,比较缓和,让患者对外界的高度刺激有个逐步耐受的过程。
还有一种是满灌疗法,又称暴露疗法,就是让患者直接进入最使他恐惧的高处环境,不进行任何放松训练,迅速矫正患者对高度刺激的错误认识,达到消除焦虑和恐惧的目的。其中,又分实景暴露和想象暴露,目前国内一些医院开展了VR联合生物反馈技术。当然,具体采用哪种方法,需要专业医生根据实际情况制订方案。
另外就是药物治疗,一些特殊职业的需要,比如“蜘蛛人”,本身如果恐高,那么在上岗前服用抗焦虑的药物有助于减轻不适症状。待一次次适应后,因为工作的规律性和熟悉性,再上到一定高度,也就不认为是外在威胁,不会再出现不适了。
网友留言
有网友感叹,不敢过钱塘江的那位小哥太难了,这么多年不容易啊。
也有帮小哥出主意的:不敢走高架,可以坐地铁!
金城:讲道理,可以走望江隧道去主城区啊。
仅此而已:跟那个男孩讲一下,杭州现在有地铁了,可以去杭州看看了。
pq:这哥们儿就不会打车或者公交过江嘛,而且13年地铁也通了。
宏:坐地铁不就好了,萧山到省城的地铁很多的。
不少网友们纷纷表示感同身受,说了自己的各种恐高经历:不敢坐飞机,不敢走天桥,不敢靠近窗台......甚至有的连商场的电梯都不敢坐,站凳子上都会晕!
飞天兔:我看到栏杆或者高台,也感觉自己只要靠近就会跳下去。商场也不敢靠近栏杆的。自己家凳子站上去都会晕。
Failure is my pronoun:我就是恐高啊,做过山车简直要了我的命。
清言:我也有严重的恐高症,那年上了东方明珠塔,根本不敢往外看,上去就站不住了,一直蹲着,然后马上下去了,克服不了。
ZARD:我也是特别怕高,不太敢靠近窗台。
开心兔:我也有恐高症,尤其是坐飞机走栈道(悬崖上的栈道)特别害怕,其他倒感觉不明显!
yyy:个人感觉不是心理问题是生理问题,年龄大了会严重起来。比如我以前坐缆车觉得是一件有趣的事,现在有一种很严重的失重感,手脚发软,根本没法控制。
股发聊生:这个貌似无法克服,我50多年过去还是这样,小时候山上割羊草不知不觉往上下一看就漫不开步了,需要有人来搭我一把才可以下山,早期上那么平坦的宝石山,突然跨不开步子,真好旁边有电线杆子包住,等待有人来扶我一下就可以,去上海金茂大厦化了门票上电梯还是无法跨步上透明玻璃上,最可怕的是有一次上高速一个坡度往下一看人就晕了,还好女儿在边上马上采取紧急措施才处理得当,否则就不敢想象,我快60岁了就是不敢上飞机,这个恐高症感觉无法改善的,20层以上高楼去不了,一看下面脚会发软。
裘全华:我也恐高,到了高处往下看,心里不踏实,双脚不敢往前挪。着地后什么亊都没有。
云白:譬如爬山,尤其是下山,如果陡峭一些加没有扶手,我就很恐惧。
S.:我连天桥都不敢走。
Nee:天桥就是我的噩梦。
娟子:我先生也恐高的,至今没坐过飞机,也不买高层房子,还有一个心病,请司机,自己不开车。
依然:我也有恐高,我给住校的女儿铺上铺都腿发软,好像悬空一样,走玻璃桥,坐缆车都怕怕!
阿敏:哈哈哈,恐高症。家里有位恐高症的老公,坚决不买超过8层的房子,所以我们只能住5楼。
子墨:读大学的时候去武汉长江大桥,桥面会有正常的起伏,我走到一半真的不敢往前走了,腿都软了,心里更怕,不是装的,是真的怕。
️黄小猫:我觉得我不是恐高,因为爬山,走玻璃栈道,看悬崖我都不怕,但是我坐过山车就生理上难过得要死!
畅游山水间:小时候甚至几年前,我还不敢在一米多高的墙上走,不敢从住楼往下看,在第一次坐飞机刚起飞往外看吓的要死,时间长了,放开想开,也就习惯啦!
水瓶男!:我也恐高,跟你们说一个,不要笑我,我去年第一次去长城,然后走到一半我不敢再爬了。
张丽君:我也恐高 但是我的恐高症只有特定因素才才启动(台阶+高度)比如很陡的台阶(正常爬山没问题,哪怕到山顶站着看下面也不怕),商场的夸层电梯也是莫名的全身没力气腿软(但是再高的楼 楼顶不怕 透明玻璃栈道也不怕)。
学兰:我也恐高,商场的电梯都不敢坐!
卢珊:前几年还玩了跳楼机,自由落体这样的游戏,过了几年以后就在玻璃栈道上迈不开腿了,是因为年纪大了胆小了吗?
豆儿窝里的:我开车上四桥 从来不敢开靠江的那一边,恐高的不行 除了心慌 总是担心会冲下去。
王小玉:我有个朋友非常恐高,根本不敢坐飞机️和她一起出游只能坐火车。
馨雨奇:我也有恐高,我不敢玩很刺激的过山车,所以游乐园去去很吃亏。
凉风:以前我上2楼都恐高,头晕,恶心,四肢无力。后来工作了,没办法避免的要接触高楼,后面就慢慢的给自己打气,一点点去克服,虽然还恐高,但是比以前好太多了。
Noted:上海欢乐谷的绝顶雄风我都不怕,但也真怕高速过桥。
除了恐高,橙友们还有各种各样的“恐”:恐水,密恐,恐快,恐狗恐猫恐一切毛绒绒......
cici:恐水。
鱼香肉丝:恐高+密恐患者路过……
礼英:我恐快,车速一快我就受不了。就有一次车子刚开出高速,速度提上来吓得我心跳加速身体发软。都不敢乘坐别人开的车。实在很痛苦也很很不方便。
钱塘江里的派大星:我恐狗恐猫恐一切毛绒绒,跑得比我快跳得比我高牙齿比我锋利的动物……千万别靠近我!要死了……
还有暖心鼓励:要早日寻求医生帮助~会好起来的!
优乐美:早日寻求医生帮助~会好起来的,焦虑、惊恐是病!
耳火弓虽:我用去年刚学到的医学知识通俗的说下重度恐高就是你的大脑视觉神经系统出现了问题,出现了误差判断和恐惧心理。基本重度恐高无法治愈。
神爱世人:这是心理的问题、只要跨出一步试一下就会成功的。小伙伴加油。
孺子牛:恐高症,恐惧症。生理,心理疾患。严重的去医院专科诊治,并逐步适应,使疾患好转,消失。
想知道您目前的心理健康状态吗?
可以点击下面的心理测评进行测试
抑郁相关测评
抑郁筛查量表(PHQ-9)
焦虑相关测评
其他测评
公司首席咨询师刘义林博士主要擅长抑郁症、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的非药物疗法和婚姻情感、亲子沟通问题的心理疏导。
联系方式:手机 13907605335 微信:xinlidudaoshi
简明精神问题量表(BPRS)
贝克抑郁量表(B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