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恐惧 > 恐高不是胆小
0

浏览历史

恐高不是胆小
网络整理 / 2021-09-20

这些年,各个景区的“高空玻璃栈桥”非常火热。

 

 

 

在两座山之前搭建的玻璃桥,低则几十米,高则数百米,有些人在上面“如履平地”,开心的很,而有些人却颤颤巍巍,寸步难行。

 

 

 

当然,在透明的桥上“恐高”是情有可原的,很多人走在玻璃做的桥上面,缺乏安全感,此外,在空中缺少参照物,对距离判断的偏差变大,也使得很多人不安心。

 

 

 

然而,如果对于阳台、楼梯和电梯恐惧,在即使有护栏或者足够远离高处的边缘、根本不可能掉落的情形下,这些恐惧仍很强烈,甚至是坐在高层的房间里都怕得不行,甚至满头大汗、心跳加速、难以正常思考,这种情况就需要留意了。

 

 

 

为什么会恐高?

有报道称,世界上有十五分之一的人或多或少会有恐高的倾向,在某种程度上,“怕高”是具有进化意义的。

 

 

 

这种“恐惧”本身也是人类对自己生命安全的一种保护措施,它可以让人们本能地远离危险地带,降低因为从高处摔落带来的伤亡几率

 

当你从高处向下看时,看到的东西和你平时熟悉的完全不同,房子变成了火柴盒,行人看着像蚂蚁,于是大脑夸大了高度,或者平衡系统崩溃,内心升起恐惧感,继而出现一系列不适感(焦虑、无助、心跳加速、眩晕、胸闷、肠胃不适、恶心、发冷虚弱、手足颤抖、四肢发软等)。

 

 

 

其实,人对于高处的恐惧是天生的。而恐惧就能起到自我保护的作用。远古时期,人类的祖先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大型肉食动物的威胁,这是会触发人大脑中一个叫杏仁核”的结构。“杏仁核”是产生恐惧情绪的地方

 

 

 

当人们遇到危险时,杏仁核就剧烈活动起来。它会升起一种紧张焦虑感,让你意识到危险来临,要当心了!它会让心跳加快,心脏大量泵血,来支持你拔腿就跑。

 

 

 

害怕登高≠恐高症

大部分人常常将“害怕登高”与“恐高症”混为一谈,其实两者有本质区别。

 

 

 

害怕登高,更多是身体的正常生理反应,是大脑防御系统发出的自我保护信号。这个恐惧是正常的,有助于我们生存的。而且,恐惧情绪、反应等表现没有那么的强烈。

 

 

 

“恐高症”在精神医学里,被归类为焦虑障碍。患“恐高症”的人,往往会对高处环境存有一份过分和不合理的惧怕,而且会表现出一系列身体上的表现,比如我们前面提过的脸红、心跳加速、出汗、胸闷气短等。

 

 

 

恐高症能治么?

在心理学上,有个治疗方法,叫做系统脱敏”,说白了恐高就是“心魔”,对付心魔的最好办法,就是去挑战心魔。平时可以有意识地去登高锻炼,先从自己能接受的高度练起,比如:上3层楼梯,爬一座小山,从高处向下俯视等,慢慢增加高度,感受高处环境对自己的刺激,并试着接受这种刺激。

 

 

 

此外,还可以求助正规的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他们还有别的招数来帮你,比如暴露疗法、催眠疗法等。

 

 

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想知道您目前的心理健康状态吗?

可以点击下面的心理测评进行测试

点此查看全部测评量表



抑郁相关测评

抑郁筛查量表(PHQ-9)
简明精神问题量表(BPRS)
贝克抑郁量表(BDI)

抑郁自评量表(SDS)

老年抑郁量表(GDS)



焦虑相关测评

焦虑自评量表(SAS)

心理压力自测量表

情绪紧张度测试



其他测评

包容力测试



公司首席咨询师刘义林博士主要擅长抑郁症、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的非药物疗法和婚姻情感、亲子沟通问题的心理疏导。

联系方式:手机 13907605335 微信:xinlidudaoshi


 

 

用户评论(共0条评论)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评论内容:
验证码: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