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说起来唏嘘不已:
本来好好的姑娘,怎么闹成了这个样子。
细问之下,原来小姑娘的妈妈自从她上了初中,就辞职在家照顾她,并且因为是女孩,所以管的格外严格:
晚饭是一定要在家吃的,十点不睡觉是绝对不行的,难得的休息日想要出去逛街?可以呀,妈妈陪你一起。
看起来好像是小姑娘不听话、不懂事,只是,在孩子青春期的叛逆的表象下,更深层的原因是:
妈妈对她的全方位控制,让她更想反抗了,而网恋就是她反抗的一个发泄口,就算没有找这个人,她也还是会有别的形式的叛逆。
简单地制定规则,粗暴地限制孩子,表面看起来很用心良苦,其实,它只是教育的懒惰。
当我们看向网上、看向身边会发现,类似的孩子被家长过度控制的例子层出不穷。
就在前几天,当全国都沉浸在高考的紧张氛围中,一则新闻上了热搜:高考前一天,来自四川的女生小王发现自己的身份证和户口本都找不到了,当她向母亲求助时,妈妈却说,找不到就算了“大不了不考了”。
报警后,大家才发现,原来是妈妈舍不得小王离开,于是藏起了小王的身份证明,她自私的认为,只要女儿没法参加高考,就不会离开她了。
心理学家杰克·布雷姆曾说过:被禁止的东西对人总是更有吸引力。
妈妈越怕孩子学坏,她反而越被那些“渣男”吸引,新闻里小王的妈妈越想把女儿绑在自己身边,女儿反而越想通过高考远走高飞。
当限制越来越多,机会就越来越少,孩子的自由也会随之丧失,而人们会痛恨失去本来拥有的自由,为了保住既得利益,是孩子产生叛逆的核心。
一方面对孩子掏心掏肺的付出,另一方面又对TA做出种种限制,这种“爱”非常像刘敏涛在《带着爸爸去留学》里扮演的一位妈妈。
在剧中,孙红雷饰演的黄成栋带着儿子黄小栋远赴国外,本来只想陪孩子待一周的他阴差阳错却成了陪读爸爸。
在国外,黄小栋和其他几位中国小留学生一起住在一户寄宿家庭中,寄宿家庭的女主人刘若瑜是一位在异国他乡独自陪了儿子八年的资深陪读妈妈。
在北京时,刘若瑜是脑外科医生、有相爱的丈夫和可爱的儿子,然而到了国外,她就只剩下了一个身份——母亲。
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是:这个世界上再没有刘若瑜了,就剩陈凯文的妈了。
凯文就像每一个青春期的少年那样,越是被约束、就越想要自由,越是被压制、就越想要反叛。
妈妈想让他在家吃饭,他偏要跑到学校去;
妈妈希望他沿着自己规划好的路径走,他偏偏带着黄成栋父子俩去赌场,自己拿回扣;
甚至交的女朋友都是一群人里妈妈最不喜欢的女生。
电视剧的开头,刘若瑜已经八年没有回国了,她满心期待老公能来美国、一家团聚,结果等来的却是一纸离婚协议。
毫无思想准备的她向儿子哭诉,离婚等于是“要了我的命”,逼着儿子跟自己回国同老公谈判,甚至埋怨孩子“我是为了你才到今天这步的”。
令她没想到的是,牺牲了自己的职业生涯、私人空间,甚至牺牲了自己的婚姻,结果换来的不是懂事的儿子,而是一句反问:
“我让你来陪读了吗?我求你来了吗?”
有句俗话叫做上赶着不是买卖,原意是说做买卖的双方如果有一方想成交的心理太迫切的话会使他付出更多的代价,甚至对方会因为你太急切反而不与你成交了。
在面对青春期的孩子,这句话有时也是适用的。
把刘若瑜逼到死胡同里的,不是婚姻里的背叛和儿子的叛逆,而是她自以为是的爱。
美国普渡大学曾经做过一份很有趣的调查,科学家在一群未成年儿童面前拿出4本书,这4本书的封面上分别写着以下内容:
第一本——这是最畅销的书
第二本——这本书的作者最有名
第三本——这本书的内容非常精彩
第四本——这本书仅限21岁以上的成年人阅读
结果显示,大部分未成年人根据封面内容,最想看的是第四本书。
这项调查很好的反映了一句俄罗斯谚语:禁果格外甜。
也就是所谓的禁果效应:
一些事物因为被禁止,反而更加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使更多的人参与或关注。
所谓越禁止,越好奇。
因为,美好而珍贵的事物往往需要一个斗争的过程,没有了斗争,也就没有了吸引力。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斗争的对象就是父母“令人窒息的爱”和他们满溢的期望。
家长对孩子倾注的越多,孩子感受到的限制也越多,他们受到的压抑也越多。
关于这点,电视剧里,看的最清楚的其实是最“不正经”的孙红雷。
咋一看孙红雷饰演的黄成栋是个有点搞笑,又有点惹人烦的人:
下飞机后一身浮夸的嘻哈打扮,一点都不像个送孩子去上学的父亲;
在车里跟人吹牛,惹得儿子恼羞成怒;
考试前一天带儿子去赌场,结果手机没电,导致孩子错过了心仪学校的面试。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不靠谱的爹,在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其实尤为靠谱。
所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面对早恋的孩子,父母越是去反对,孩子反而越想反抗,就像院子里的草,割完一茬,新长出来的草会比前一茬窜的更高。
不仅是早恋,其他方面也是如此。
父母反对孩子玩手机,孩子就更想要去试试游戏里的新英雄;爸妈越限制孩子吃零食,孩子越沉迷在小卖店的廉价小食品里不能自拔……
科学告诉我们:每当有东西获取起来比从前困难,我们拥有它的自由受到了限制,我们就越发地想要得到它,也会越觉得它好。
这就是叛逆背后的心理学原理。
我们不能说刘若瑜式的父母是“不好”的家长,因为著名的恒河猴实验证明了母爱的本质是依恋。
只是这种依恋或许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孩子对母亲的依恋和母亲对孩子的依恋。
自恋、控制欲、不安全感使得妈妈在孩子幼年时,对孩子付出一切——这是写在我们基因里的本能,保证了人类这个种群的延续。
孩子的独立欲望想要证明自己长大了,但家长却觉得,孩子依然是孩子,总希望通过禁止等方法继续控制他们,而当这些干涉行为在日积月累当中由量变引起质变,到了青春期,随着孩子生理发育的日渐成熟,便容易造成TA的叛逆。
就像有位科学家曾经开过玩笑:
如果你想做什么事情,有3个方法,一、自己做;二、花大价钱找人做;三、故意禁止你家叛逆孩子做。
这就是禁止的威力。
爱并不能成为专制的理由。
对于孩子的行为,我们可以引导,却不能强迫。我们应该给孩子体验的权利,有些体验本身就是人生最宝贵的一笔财富。
当孩子逐渐长大、开始中融入这个世界的时候,学会放手则是家长们具有的超越本能的、能给予孩子的、更伟大的一种爱。
想知道您目前的心理健康状态吗?
可以点击下面的心理测评进行测试
抑郁相关测评
抑郁筛查量表(PHQ-9)
焦虑相关测评
其他测评
公司首席咨询师刘义林博士主要擅长抑郁症、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的非药物疗法和婚姻情感、亲子沟通问题的心理疏导。
联系方式:手机 13907605335 微信:xinlidudaoshi
简明精神问题量表(BPRS)
贝克抑郁量表(B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