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华罗牌 > 红楼梦心解读丨如何与老年人相处
0

浏览历史

红楼梦心解读丨如何与老年人相处
岳晓东 / 2016-05-30

在《红楼梦》中,贾母是贾代善之妻,是家贾府的最高统治者。她从重孙媳妇做起,一直活到有了重孙媳妇,可谓是历经了贾府的兴衰荣辱。《红楼梦总评》对她的评价是:“福、寿、才、德四字,人生最难完全。宁荣二府,只在贾母一人”贾母作为一个祖母级的长辈,与一般老年人一样,对晚辈宠爱有加,而她与宝玉的祖孙情,更是令人称道。


贾母对贾宝玉溺爱无度

那宗训在《红楼梦探索》说:“贾母虽然名义上是全家精神所系,任意乱来的事,却甚少,只有溺爱宝玉一件事。”贾母对宝玉的宠爱尤其突出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贾母对宝玉过度关心,真真是成了心肝儿一样的护着,生怕磕着碰着。《红楼梦》第三回中,贾母因溺爱宝玉,生恐宝玉之婢无竭力尽忠之人,她喜爱袭人心地纯良,克尽职任,于是割爱将袭人给了宝玉。第五回,一时宝玉倦怠欲睡,贾母命人好生哄着,歇一回再来。第八回,宝玉吃了酒,贾母让他回房去歇着,不许再出来了,还命人好生看侍着。第四十三回,请众人为凤姐生日凑份子钱,贾母更是让宝玉坐在她的怀前,可见宝玉真是贾母的心头肉。第五十二回,贾母将唯一的一件乌云豹的氅衣给了宝玉,还特别嘱咐他不许喝酒。第五十四回,宝玉出门看爆竹,贾母又是一番小心叮嘱,命婆子们好生跟着。

其二,贾母虽把宝玉视为贾府的继承人,却没有严厉管教宝玉,反而是溺爱无度,疏于管教。《红楼梦》十三回,秦可卿死了,宝玉想去看看,贾母认为死了人不干净而不放行,宝玉不依,贾母只得命人备车,多派跟随人役,拥护前来,期间更是打发了人来看宝玉,又命多穿两件衣服,无事宁可回去。

《红楼梦》三十三回,贾政因金钏儿跳井之事怒打宝玉,贾母来了之后,出言就是一句:“先打死我,再打死他,岂不干净了!”之后更是厉声说道:“只是可怜我一生没养个好儿子,却教我和谁说去!”说的贾政立刻跪下含泪说禁不起这话,贾母啐了一口,说道:“我说一句话,你就禁不起,你那样下死手的板子,难道宝玉就禁得起了?你说教训儿子是光宗耀祖,当初你父亲怎么教训你来!”说着,不觉就滚下泪来。贾政只能许诺以后再也不打宝玉,贾母却变本加厉“我猜着你也厌烦我们娘儿们。不如我们赶早儿离了你,大家干净!”说着就要立刻回南京去,贾政只能苦苦叩求认罪。贾母见到宝玉的伤势,又是心疼,又是生气,抱着哭个不了。之后更是吩咐精心调养,宝玉想吃什么,贾母便一叠声的叫人做去。

《红楼梦》第三十六回,自宝玉被打后,贾母就亲自吩咐说宝玉伤重不能见客,宝玉便越发得了意,免了平日的礼仪俗套,日日只在园中游卧,每每甘心为诸丫鬟充役,竟也得十分闲消。第七十回,宝玉打算每天写一百字出来,贾母怕宝玉太过勤勉,急出病来,就吩咐他不用再去请安了,安心写字念书。

其三,贾母一直把宝玉视为自己的荣耀,但凡宝玉得了些夸奖,贾母简直比自己得了夸还高兴,更是舍得大手笔的奖励宝玉。《红楼梦》第五十六回,甄家的众媳妇要见宝玉,贾母笑着让人叫宝玉过来,众媳妇对宝玉一番赞美,更是说贾宝玉的性情比甄宝玉要好上许多,贾母自然十分欢喜,喜的逢人便告诉,也有一个宝玉,也却一般行景。众人都为天下之大,世宦之多,同名者也甚多,祖母溺爱孙者也古今所有常事耳,不是什么罕事,故皆不介意。独宝玉是个迂阔呆公子的性情,自为是那四人承悦贾母之词。

《红楼梦》第七十五回,中秋之夜,贾政考验宝玉,看了宝玉作的诗,因欲贾母喜悦,便说:“难为他。只是不肯念书,到底词句不雅。”贾母道: “这就罢了。他能多大,定要他做才子不成!这就该奖励他,以后越发上心了。”贾政道:“正是。”因回头命个老嬷嬷出去吩咐书房内的小厮,“把我海南带来的 扇子取两把给他。”宝玉忙拜谢,仍复归座行令。可以说,宝玉这彩头其实是贾母给讨来的。第七十八回,宝玉被贾政带去赏桂作诗,宝玉因诗作得好得了不少奖励,贾母看了,喜欢不尽,不免又问些话。可以说,贾母关注的不是宝玉的才学到底有多高,而是宝玉是否能得到别人的夸赞和肯定。


宝玉是家中的“混世魔王”,有时候脾气大发,令贾母担惊受怕,焦虑不堪,心一直为宝玉而悬着。《红楼梦》第三回,宝玉初见黛玉,见黛玉没有没有通灵宝玉,就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 贾母急的搂了宝玉道: “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更是对宝玉又哄又骗,才稳住了宝玉的情绪。第二十五回,贾母为了给宝玉驱邪,愿意对菩萨香火供奉,又吩咐以后宝玉出门,他的小子们就拿几串钱施舍给僧道贫苦之人。之后宝玉入了魔障,口内乱嚷,尽是胡话,贾母寸步不离,只围着哭。贾母听见宝玉诀别的话,如同摘了心肝一般。听说有人已经做好了棺木,贾母如刀剌心,一发哭着大骂,问:“是谁叫做的棺材?快把做棺材的人拿来打死!”闹了个天翻地覆。

《红楼梦》第二十九回,宝黛闹别扭,贾母急的抱怨说:“我这老冤家是那世里的孽障,偏生遇见了这么两个不省事的小冤家,没有一天不叫我操心。真是俗语说的,‘不是冤家不聚头’。几时我闭了这眼,断了这口气,凭着这两个冤家闹上天去,我眼不见心不烦,也就罢了。偏又不嚈这口气。”第四十三回,宝玉给北静王道恼去,贾母先不放心,自然发狠,如今见他来了,喜且有余,那里还恨,也就不提了,还怕他不受用,或者别处没吃饱,路上着了惊怕,反百般的哄他。第五十七回,宝玉因紫鹃一句“要回苏州去”而发了狂性,贾母忙安慰说:“那不是林家的人。林家的人都死绝了,没人来接他的,你只放心罢。”更是吩咐众人:“以后别叫林之孝家的进园来,你们也别说‘林’ 字。好孩子们,你们听我这句话罢!”

总之,贾母确实将宝玉疼到了骨子里去了,事事都顺着宝玉,纵着宝玉,只要宝玉安然无恙,能够让宝玉开心就好,搞得贾政和王夫人对宝玉的管教也无能为力,如同王夫人所言:“老太太宝贝似的,若管紧了他,倘或再有个好歹,或是老太太气坏了, 那时上下不安,岂不倒坏了。所以就纵坏了他。”可见贾母的这份“隔代亲”有多么宠溺。


贾母"隔代亲"的心理机制

贾母宠爱贾宝玉,是“隔代亲”的突出表现,其背后的心理机制十分微妙。可以说,老年人的隔代亲,不仅是出于对晚辈的爱护,也给祖孙的心理互动带来了极大的满足。这可以简称为心理反哺,是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需求。


首先,老年人随着年龄的老化,身体各个器官都会出现衰竭现象,如脑功能下降,记性力衰退、思维不灵活、注意力不集中,视力出现老花,听力也大不如前,各种疾病接踵而来。而与孙辈的交往,不仅会激发老人家的生活乐趣,也会延缓老人的生理衰退。《红楼梦》第三十九回,贾母对刘姥姥说:“我老了,都不中用了,眼也花,耳也聋,记性也没了。你们这些老亲戚,我都不记得了。亲戚们来了,我怕人笑我,我都不会,不过嚼的动的吃两口,睡一觉,闷了时和这些孙子孙女儿顽笑一回就完了。”刘姥姥笑道:“这正是老太太的福了。我们想这么着也不能。”在这里,贾母与刘姥姥在交流与孙辈交流的乐趣,可见其“心理养生”的作用有多大。

其次,生理的衰老会使得老年人逐渐失去乐趣与追求,出现意志衰退,情绪消沉,甚至是老年抑郁症。而“隔代亲”则是抵抗衰老的一剂良药。年轻的朝气和热情会感染老年人,给他们的生活注射青春活力,使老年人心态年轻化,最终达到“老小孩”的心态。《红楼梦》第四十回,贾母在孙辈的倡导下,参与了行酒令游戏,更是与大家一起同饮令酒,这一来一往间,贾母也感染了年轻人的活力,又有刘姥姥这个开心果作伴,贾母很是开心,因而笑道:“大家吃上两杯,今日着实有趣。”更是打趣宝钗不要饶了湘云,非要喝酒才是。不仅如此,贾母更是参与晚辈的生日宴,中秋的对诗宴等等,好不开怀。在这些与年轻人的交流活动中,贾母充分感受到了青春的活力与生活的乐趣。


再次,老年人由于退休在家,终日无所事事,很容易形成空虚无聊的情绪,再加上子女各自成家立业了,老年人很容易感觉被子女忽视,产生“被遗弃感”,此时定期与孙辈交往,会令老年人感觉到生命意义的延续与重现。《红楼梦》第三十七回,透过秋纹的话得知,宝玉那日在园里折了桂花,亲自灌水插好了,叫秋纹拿着亲自送一瓶给贾母,贾母喜的无可无不可,见人就说:“到底是宝玉孝顺我,连一枝花儿也想的到。别人还只抱怨我疼他。” 可见,贾母与宝玉的隔代亲给了她极大的情感满足。更有趣的是,贾母平日不大与秋纹说话,那日竟叫人拿几百钱给秋纹,说秋纹可怜见的,生的单柔。可见贾母爱宝玉,爱屋及鸟,连秋纹也沾了光。

又次,人到老年,仍要追求权威的满足,而隔代亲能帮助老人获得这样的成就感,尤其是护犊心态的满足,凭借自己的权威来呵护孙辈儿,以感受自我的价值和重要性。《红楼梦》三十三回中,宝玉被贾政棍打,贾母不仅将宝玉救了出来,还连跪行礼都免了,贾政碍着母亲的面子,对宝玉这个“混世魔王”无计可施。贾母对宝玉的呵护引发了宝玉对贾母的依赖,这种微妙的护犊心态使得贾母尝到了甜头,确认了自身的价值和对宝玉的保护作用,满足了她的被需求感。

总之,隔代亲的情感互动会大力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在心理学上,这种情感交流是对于孙辈对祖辈的“心理反哺”。如同《红楼梦说梦》所言:“贾媪大义,洞悉人情,溺爱宝玉,亦大母之常事。”疼爱孙辈,本来就是老人不由自主的情感,而在隔代亲的关系培养中,更是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贾府福寿齐全,享尽天伦而逝,无怪乎诸联评价“贾母之死也使人羡”。


华罗牌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华罗商城小程序码





用户评论(共0条评论)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评论内容:
验证码: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