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意思的,是当你观察一些感情好的老夫老妻时,你会发现,当一个人放弃改变对方时,对方竟然会愈来愈被影响,不知不觉中两人变得愈来愈像。
举个例子来说,有对夫妻,太太是“组织型”,非常有条理,先生却是“潇洒型”,凡事大而化之,相信“船到桥头自然直”。当初两人相识时,太太欣赏先生轻松自在,平稳幽默,好象天下没有甚么事能让他惊慌失措。太太因成长于一个父母要求完美的家庭,常被对自己过高的期许压得喘不过气来。刚交往时,紧张兮兮的她只要跟他在一起,就觉得有安全感,可以放松下来。而先生从没遇见过一个女孩子这么有条不紊,做每件事的效率都不知比他高出几倍,因而对她欣赏得不得了。婚后问题来了,太太愈有条理,先生愈乱,太太愈要纠正,先生就愈胡涂。例如,先生每次连自己皮夹放哪里都不知道,而太太愈受不了,愈要他收好,先生就愈不去留意,愈常丢三忘四,造成一个恶性循环。要处理这类恶性互动的关键,往往在于“过度负责”的一方在对方犯错或达不到自己标准时要学会去面对,忍受自己内心的焦虑,让对方为自己行为的后果负责。果真,先生这个毛病一直不改,直到有一天她痛下决心不再管这事。先生出差到机场时,竟找不到机票,这下不但要自掏腰包,还要付高好几倍的价钱,结果连这平日毫不在乎的先生都心痛了。这次教训之后,先生才开始警惕,慢慢有了改变。
夫妻间有许多这类微妙的互动,处理这类你进我退,不断重复,难以改变的“亲密之舞”时,一定要寻求智能来改善。
一、理论
爱情的现像可以去理解、可以去描写、可以去解释、可以去研究…但爱情的美只能在感动中得以体会,那是一个充满了想象与超脱现实的生命经验。为什么一个人可以那样的去爱另一个人?在心理学的眼中,有着各式各样的爱情理论,主要有两类范畴:社会的和人格的。以下是心理学上常见的爱情理论,在这里我们先介绍社会心理学家的爱情理论。
1、爱情态度理论
Rubin(1970)开始将爱情定义成对某一特定的他人所持有的一种态度之后,使得爱情得以并入人际吸引之社会心理学主流内,并能使用一般测量方法研究爱情。
他假设爱情是可以被测量的独立概念,可视为一个人对特定他人的多面性态度,他从文艺著作、普通常识及人际吸引之文献资料中,寻找拟定叙述感情的题目,经过项目分析、信度、效度考验而建立爱情量表(love scale)和喜欢量表(liking scale),他发现爱情与喜欢有质的差别,而其爱情量表中包含三种成份:
1.亲和和依赖需求。
2.欲帮助对方的倾向。
3.排他性与独占性。
2、Lee的爱情观类型理论
加拿大社会学家John Alan Lee(1973)经由文献收集及调查访谈两阶段的研究,将男女之间的爱情分成六种形态∶
情欲之爱(eros)、游戏之爱(ludus)、友谊之爱(storge)、依附之爱(mania)、现实之爱(pragama)及利他之爱(agape)。
所谓的“情欲之爱”建立在理想化的外在美,并且是罗曼蒂克、激情的爱情;
游戏之爱:视爱情视一场让异性青睐的游戏,并不会将真实的情感投入,常更换对象,且重视的是过程而非结果
友谊之爱:是指如青梅竹马般的感情,是一种细水长流型、稳定的爱
依附之爱者对于情感的需求非常大
现实之爱者则是会考虑对方的现实条件,以期让自己的酬赏增加且减少付出的成本的爱情;
利他之爱者则带着一种牺牲、奉献的态度,追求爱情且不求对方回报。
承接Rubin将爱情视为态度的方向,有些研究者编制爱情态度量表来验证Lee的爱情类型理论,研究结果发现的确有六个向度,因此验证了Lee的理论。此量表有六个分量表,分别代表不同的爱情类型,每个分量表各有七题,总共有四十二题,采五点量表的反应方式回答对各陈述句的同意程度。日后,大多研究都以此量表为测量工具,也受到多位学者的认可。
3、爱情成份理论
除了上述Rubin发展的爱情量表中将爱情成份分成三类之外,Sternberg(1986)爱情三角理论(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是目前最重要且令人熟知的理论。他认为爱情包括三种成份:亲密(Intimacy)、激情(passion)、及承诺(commitment)。
所谓的亲密是指与伴侣间心灵相近,互相契合,互相归属的感觉,属于爱情的情感成份;
激情是指强烈地渴望与伴侣结合,促使关系产生浪漫和外在吸引力的动机,也就是与“性”相关的动机驱力,属于爱情的动机成份;
而承诺则包括短期和长期两个部分,短期的部分是指个体“决定”去爱一个人,长期的部分是指对两人之间亲密关系所作的持久性承诺,属于爱情的认知成份。
随着认识的时间增加及相处方式的改变,上述的三种成份将有所改变,爱情的三角形会因其中所组成元素的增减,其形状与大小也会跟着改变。三角形的面积代表爱情的质与量,面积愈大,据Sternberg(1986)的说法:“三角形越大,爱情就越丰富。”
Sternberg(1986)进一步提出:在三种成份下有八种不同的爱情关系组合,其分别为:
1.喜欢:只包括亲密部分;
2.迷恋:只存在激情成份;
3.空爱:只有承诺的成份;
4.浪漫之爱:结合了亲密与激情;
5.友谊之爱:包括亲密和承诺;
6.愚爱:激情加上承诺;
7.无爱:三种成份俱无;
8.完整的爱:三种成份齐聚于一个关系当中。
4、爱情关系的依恋风格理论
此类的研究取向也不脱将爱情分类,但多了将爱情关系与依恋关系做了一个连结,这些研究者(Hazan&Shever,1987; Bartholomew&Horowitz,1991)认为个体婴儿时期与人建立的依恋关系,会使个体形成一个持久且稳定的人格特质,这项特质对个体在与异性建立亲密关系时自然流露出来。他们认为小时的人际亲密关系的型态对后来的爱情互动型态可能有因果的关系存在。以下介绍两种爱情依恋风格理论。
(一)三类型的依恋风格理论
Hazan和Shaver(1987)将成人的爱情关系视为一种依恋的过程,即伴侣间建立爱情连结的过程,就如婴幼儿在幼年时期与双亲建立依恋性情感连结的过程一般,他们根据 Bowlby (1969 ,引自Hazan&Shaver,1987)的依恋理论和Ainsworth等人(1978,引自Hazan&Shaver, 1987)的三种婴幼儿倾向,提出爱情关系的三种“依恋风格”:
“安全依恋(secure style)”:与伴侣的关系良好、稳定,能彼此信任、互相支持。
“逃避依恋(avoidant style)”:与会害怕且逃避与伴侣的亲密。
“焦虑〖矛盾依恋(anxious〖ambivalentstyle)”∶时常具有情绪不稳、极端反应的
现象,善于忌妒且希望跟伴侣的关系是互惠的。
在Hazan和Shaver(1987)的研究中发现,三种不同爱情依恋风格在成人中所占比例(安全依恋约占56%,逃避依恋约占25%,而焦虑〖矛盾依恋约占19%),与婴儿依恋类型的调查比例相当接近,而且成人受试者的爱情依恋风格,可以从他们对其与父母关系的主观知觉来加以预测;因此他们认为成人的爱情依恋风格,可能是从婴幼儿时期就开始发展的一种人际关系取向。
(二)四类型的依恋风格理论
Bartholomew和Horowitz(1991)以上述爱情依恋风格理论的概念为基础,发展出一种四类型的爱情依恋风格理论,他们以“正向或负向的自我意像”和“正向或负向的他人意像”两个不同的向度来分析,得到四种类型的爱情依恋风格:
安全依恋:由正向自我意像和正向的他人意像所造成。
焦虑依恋:由负向自我意像和正向的他人意像所造成。
排除依恋:由正向自我意像和负向的他人意像所造成。
逃避依恋:由负向自我意像和负向的他人意像所造成。
混乱型: 没有存活的计策,会拒绝,但是决不让你走。
了解自己的依恋形态,尽量走向安全,懂得处理冲突和差异;刻意去经营爱情和友情;健全的人格不要逃避冲突,受到爱多的人对生气是会原谅的。
二、爱情心理学解读
爱情,这个人类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仿佛是一个人类永远都无法揭开的迷。说到爱情几乎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它是人类最高级的一种情感。谈到爱情,自然延伸到男人、女人、婚姻三个方面。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水与火的缠绵是爱情神话的起源。 上帝创造了亚当和夏娃,她们生活在美丽而又浪漫的伊甸园里,然而,野果的诱惑和蛇的呼唤,似乎注定了今天的男人和女人在追寻爱情这朵玫瑰的芬芳的同时承受着被刺的痛苦。
如果把爱情看作一枚硬币,则一面是男人,另一面可是女人。她们很复杂,谁也离不开谁,而且谁都不是能够一眼看穿对方。
爱情的定义是时代的产物,而今天这个时代,社会将爱情视为婚姻的基础。
在原始社会,所谓的婚姻关系只是一种生存所需要的“家庭”单位,此时‘爱情“也就无足轻重。原始社会的语言中也没有“爱情”这个词,结伙同行生儿育女通常比独居更有利于生存。
公元前5世纪,哲学家柏拉图论述了爱情是人类最高的美的,包括精神,智慧和性。但他指出婚姻与爱情无关,只为繁殖后代。
中世纪后的欧洲,贵族社会里逐渐产生一种热情、理想上不能实现的、对婚姻之外的爱的追求。当时的婚姻仍然为政治和经济的目的所安排。
到了随后的几个世纪里,追逐爱的理想由上层社会散布到中下层社会。此时一些平民不愿意其爱情因私通而被报复,逐渐发展到从对爱的追求到结婚的誓言。这时人们就开始期盼爱情不仅产生在追求和热恋的阶段,还能延续到婚姻里。人们开始相信由爱情导致的婚姻更为实际合理。
苏利文指出“当另一个异性的满足和安全变得和自己的满足和安全一样重要时,爱情就存在了。”而弗鲁姆说“成熟的爱是保全个体的个性、整体性的结合,相爱双方融合为一体,但仍为二体。
综合各方面因素,现代社会条件下爱情的定义包括:是在男女之间产生的;实在个体心理达到相对成熟时产生的;个体在生理上被唤醒,包括性欲和性感;是一种对异性产生的具有浪漫色彩的高级感情,其中包括认知成分。
爱情是人类各种感情中最复杂、最微秒、多矛盾的统一。 男性重行动,女性重感情;男性习惯抽象观念,女性习惯感性直觉。
其实男人女人就像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男人有其可歌可泣的优点,同时也有可鄙可耻的劣根;女人有可爱可亲的长处,同时也有可气可恼的顽习。也正因为如此才演绎出版本各异的现代都市爱情。